食品包装上的条形码数字表示什么-北京亮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楼主你好!一般的条形码都是13位数,前8位是国家定好的了,申请时候就发给你,后5位是自己编的。其中前3位,也就是093和094都是中国的代码,条码是世界通用的。前3位后面的数字就没有任何含义了。希望我的答案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对你有帮助,祝你天天快乐!(版权声明:此答案未经允许,不得复制使用)这个很简单呀,双击条码,在可读性->对齐方式那里选“左”就OK了。 激光喷码机是将激光以极高的能量密度聚集在被刻标的物体表面,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其表层的物质气化,并通过控制激光束的有效位移,精准地灼刻出精致的图案或文字。激光标记清晰长久,不可擦涂和更改。其中条为深色、空为纳色,用于条形码识读设备的扫描识读条形码的数字分为4个部分,从左到右分别为:1-3位是中国的国家代码之一。4-8位代表着生产厂商代码,由厂商申请,国家分配。9-12位代表着厂内商品代码,由厂商自行确定。第13位是校验码,依据一定的算法,由前面12位数字计算而得到。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条形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灵活实用、标签易于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可以用专门的条形码编辑软件来生成,比如Bartender、NiceLabel、Codesoft等。1、BarTender:是美国海鸥科技推出的一款优秀的条码打印软件,是目前在行业中使用最多的软件,是一款最快速,最容易设计专业、高质量标签的条码打印软件。2、NiceLabel:为各种规模企业用户设计的条形码标签打印软件、条形码标签设计和打印应用程序。3、Codesoft:是一款功能强大、灵活便捷的条码标签打印设计软件,无论管理资产和资源、控制分销渠道和库存水平、跟踪文件,还是管理数据记录,都能提供最先进的标签项目。?l碼或?l形碼(barcode)是???度不等的多??黑?l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碼??t排列,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D形?俗R符。常?的?l碼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l(?稱?l)和白?l(?稱空)排成的平行??D案。?l碼可以?顺鑫锲返纳a?⒀u造?S家、商品名稱、生產日期、?D?诸??、郵件起止地點、??e、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D?芾怼⑧]?管理、銀行系統等許多領域都得到了?V泛的?谩??l碼的識?e原理要?凑找欢ㄒ??t?譯出?淼?l碼轉?Q成有意義的信息,需要??v?呙韬徒獯a???過程。物體的?色是由其反射光的?型?Q定的,白色物體能反射各種波長的可?光,黑色物體?t吸收各種波長的可?光,所以??l碼?呙杵鞴庠窗l出的光在?l碼上反射後,反射光照射到?l碼?呙杵?炔康墓怆?轉?Q器上,光?轉?Q器根???弱不同的反射光信?,轉?Q成相?碾?信?。根?淼牟町?,?呙杵骺梢苑?楣夤P、CCD、雷射三種。?信??出到?l碼?呙杵鞯姆糯箅?路增??信?之後,再送到整形?路?⒛?M信?轉?Q成?底中盘?。白?l、黑?l的??度不同,相?碾?信?持續?r間長短也不同。然後解碼器通過?y量脈衝?底蛛?信?0,1的?的?砼?e?l和空的?的浚ㄟ^?y量0,1信?持續的?r間?砼?e?l和空的??度。此?r所得到的??匀皇请s?y?o章的,要知道?l碼所包含的信息,?t需根???木?碼??t(例如:EAN-8碼),??l形符??Q成相??底帧⒆衷畔ⅰW钺幔呻?腦系統進行???理與管理,物品的??信息便被識?e了。?l碼的?呙??l碼的?呙栊枰?呙杵鳎?呙杵骼米陨砉庠凑丈?l碼,再利用光?轉?Q器接受反射的光?,?⒎瓷涔饩?的明暗轉?Q成?底中盘?。不?是?袢『畏N??t印製的?l碼,都由靜?^、起始字元、??衷c終止字元組成。有些?l碼在??衷c終止字元之間?有校?字元。靜?^:?名思義,不?y?魏涡畔⒌?^域,起提示作用。起始字元:第一位字元,具有特殊結??,??呙杵髯x取到?字元?r,便開始正式讀取代碼了。??衷?l碼的主要?热荨?校?字元:?z?讀取到的??欠裾_。不同?碼??t可能?胁煌男r???t。終止字元:最後一位字元,一?泳哂刑厥饨Y??,用於告知代碼?呙柰戤?,同?r?起到只是進行校??算的作用。?榱朔奖汶p向?呙瑁鹬棺衷哂胁?ΨQ結??。因此?呙杵?呙?r可以自???l碼信息重新排列。?l碼?呙杵饔泄夤P、CCD、雷射三種光筆:最原始的?呙璺绞剑枰?右?庸夤P,?K且?要與?l碼接觸。CCD:以CCD作?楣怆?轉?Q器,LED作?榘l光光源的?呙杵鳌T谝欢ü??龋梢??現自??呙琛?K且可以?讀各種材料、不平表面上的?l碼,成本也較?榈土5桥c雷射式相比,?呙杈嚯x較短。雷射:以雷射作?榘l光源的?呙杵鳌S挚煞?榫?型、全形度等?追N。?型:多用於手持式?呙杵鳎?h,?蚀_性高。全形度:多?榕P式,自?踊潭雀撸诟鞣N方向上都可以自?幼x取?l碼。?l碼的??越性可靠性??。?l碼的讀取?蚀_率遠遠超過人工??,平均每15000??字元才?霈F一??錯誤。效率高。?l碼的讀取速度很快,相?於每秒40??字元。成本低。與其它自?踊R?e技術相比較,?l碼技術?H?H需要一小??貼?和相???造??蔚墓?W?呙?x,成本相?低廉。易於製作。?l碼的???很??危u作也?H?H需要印刷,被稱作?椤缚捎∷⒌碾?腦語言」。易於操作。?l碼識?e設?涞??造??危褂梅奖恪?靈活??用。?l碼符?可以手工鍵盤?入,也可以和有關設?浣M成識?e系統??現自?踊R?e,?可和其他控制設?渎?繫起???現整??系統的自?踊芾??l碼的發展?v史1949年美??獭の榈绿m德(JoeWoodLand)和伯尼·西?沃(BernySilver)申?了用於食品自?幼R?e領域的環形?l碼(公牛眼)1963年在1963年10月?《控制工程》雜誌上刊登了描述各種?l碼技術的文章。1967年美?列聊翘岬囊患页惺紫仁褂?l碼?呙杵鳌?1969年比利?r郵政?I?裼糜?晒?l碼表示信函投遞點的郵政?碼。1970年美?闪CC;美?]政局?裼瞄L短形?l碼表示信函的郵政?碼。1971年?W洲的一些?D?^?裼肞lessey碼。1972年美?嗣赡瞧妗ゑR金(MonarchMarking)研製出?斓掳痛a,同年交叉25碼被開發出?怼?1973年美?y一?碼?f?ê?稱UCC)在IBM公司的?l碼系統基礎上建立了UPC碼系統,?K且??現了?碼制??驶?1974年美?鳬ntermec公司的戴維•阿利?(Davide•Allair)博士研製出39碼。1977年?W洲共同體在UPC-A碼基礎上制定出?W洲物品?碼EAN-13碼和EAN-8碼,?署了「?W洲物品?碼」?f議?渫?,?K成立了?W洲物品?碼?f?ê?稱EAN)。1978年日本在EAN的基礎上開發出JAN碼。1980年美??啦?窦{39碼作?檐?事?碼。1981年?W洲物品?碼?f?慕M??H物品?碼?f?↖AN);??現自?幼R?e的?l碼解碼技術;128碼被推薦使用。1982年手持式雷射?l碼?呙杵??用化;美??用??蕀ilitary???189被?窦{;93碼開始使用。1983年美?贫薃NSI??蔒H10.8M,包括交叉25碼、39碼和?斓掳痛a。1987年美?薉avidAllairs博士提出49碼。1988年可?雷射二?O體研製成功;美?腡edWillians提出適合雷射系統識讀的16K碼。條碼或條形碼(barcode)是將寬度不等的多個黑條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標識符。常見的條碼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簡稱條)和白條(簡稱空)排成的平行線圖案。條碼可以標出物品的生產國、製造廠家、商品名稱、生產日期、圖書分類號、郵件起止地點、類別、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圖書管理、郵電管理、銀行系統等許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條碼的識別原理要將按照一定規則編譯出來的條碼轉換成有意義的信息,需要經歷掃描和解碼兩個過程。物體的顏色是由其反射光的類型決定的,白色物體能反射各種波長的可見光,黑色物體則吸收各種波長的可見光,所以當條碼掃描器光源發出的光在條碼上反射後,反射光照射到條碼掃描器內部的光電轉換器上,光電轉換器根據強弱不同的反射光信號,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根據原理的差異,掃描器可以分為光筆、CCD、雷射三種。電信號輸出到條碼掃描器的放大電路增強信號之後,再送到整形電路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白條、黑條的寬度不同,相應的電信號持續時間長短也不同。然後解碼器通過測量脈衝數字電信號0,1的數目來判別條和空的數目.通過測量0,1信號持續的時間來判別條和空的寬度。此時所得到的數據仍然是雜亂無章的,要知道條碼所包含的信息,則需根據對應的編碼規則(例如:EAN-8碼),將條形符號換成相應的數字、字元信息。最後,由電腦系統進行數據處理與管理,物品的詳細信息便被識別了。條碼的掃描條碼的掃描需要掃描器,掃描器利用自身光源照射條碼,再利用光電轉換器接受反射的光線,將反射光線的明暗轉換成數字信號。不論是採取何種規則印製的條碼,都由靜區、起始字元、數據字元與終止字元組成。有些條碼在數據字元與終止字元之間還有校驗字元。靜區:顧名思義,不攜帶任何信息的區域,起提示作用。起始字元:第一位字元,具有特殊結構,當掃描器讀取到該字元時,便開始正式讀取代碼了。數據字元:條碼的主要內容。校驗字元:檢驗讀取到的數據是否正確。不同編碼規則可能會有不同的校驗規則。終止字元:最後一位字元,一樣具有特殊結構,用於告知代碼掃描完畢,同時還起到只是進行校驗計算的作用。為了方便雙向掃描,起止字元具有不對稱結構。因此掃描器掃描時可以自動對條碼信息重新排列。條碼掃描器有光筆、CCD、雷射三種光筆:最原始的掃描方式,需要手動移動光筆,並且還要與條碼接觸。CCD:以CCD作為光電轉換器,LED作為發光光源的掃描器。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實現自動掃描。並且可以閱讀各種材料、不平表面上的條碼,成本也較為低廉。但是與雷射式相比,掃描距離較短。雷射:以雷射作為發光源的掃描器。又可分為線型、全形度等幾種。線型:多用於手持式掃描器,範圍遠,準確性高。全形度:多為臥式,自動化程度高,在各種方向上都可以自動讀取條碼。條碼的優越性可靠性強。條碼的讀取準確率遠遠超過人工記錄,平均每15000個字元才會出現一個錯誤。效率高。條碼的讀取速度很快,相當於每秒40個字元。成本低。與其它自動化識別技術相比較,條碼技術僅僅需要一小張貼紙和相對構造簡單的光學掃描儀,成本相當低廉。易於製作。條碼的編寫很簡單,製作也僅僅需要印刷,被稱作為「可印刷的電腦語言」。易於操作。條碼識別設備的構造簡單,使用方便。靈活實用。條碼符號可以手工鍵盤輸入,也可以和有關設備組成識別系統實現自動化識別,還可和其他控制設備聯繫起來實現整個系統的自動化管理.條碼的發展歷史1949年美國人喬·伍德蘭德(JoeWoodLand)和伯尼·西爾沃(BernySilver)申請了用於食品自動識別領域的環形條碼(公牛眼)1963年在1963年10月號《控制工程》雜誌上刊登了描述各種條碼技術的文章。1967年美國辛辛那提的一家超市首先使用條碼掃描器。1969年比利時郵政業採用用熒光條碼表示信函投遞點的郵政編碼。1970年美國成立UCC;美國郵政局採用長短形條碼表示信函的郵政編碼。1971年歐洲的一些圖書館採用Plessey碼。1972年美國人蒙那奇·馬金(MonarchMarking)研製出庫德巴碼,同年交叉25碼被開發出來。1973年美國統一編碼協會(簡稱UCC)在IBM公司的條碼系統基礎上建立了UPC碼系統,並且實現了該碼制標準化。1974年美國Intermec公司的戴維•阿利爾(Davide•Allair)博士研製出39碼。1977年歐洲共同體在UPC-A碼基礎上制定出歐洲物品編碼EAN-13碼和EAN-8碼,簽署了「歐洲物品編碼」協議備忘錄,並成立了歐洲物品編碼協會(簡稱EAN)。1978年日本在EAN的基礎上開發出JAN碼。1980年美國國防部採納39碼作為軍事編碼。1981年歐洲物品編碼協會改組為國際物品編碼協會(IAN);實現自動識別的條碼解碼技術;128碼被推薦使用。1982年手持式雷射條碼掃描器實用化;美國軍用標準military標準1189被採納;93碼開始使用。1983年美國制定了ANSI標準MH10.8M,包括交叉25碼、39碼和庫德巴碼。1987年美國人DavidAllairs博士提出49碼。1988年可見雷射二極體研製成功;美國的TedWillians提出適合雷射系統識讀的16K碼。